又到了放风筝的好时节,上海之鱼城市公园群成为了居民们春日踏青放风筝的好去处,看各种造型的风筝漫天飘动,把天空装扮得绚丽多彩~
【资料图】
线的这头,形形色色的风筝在空中飞翔;线的那头,大孩子小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嬉笑,在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,忘却烦恼,享受大自然的美好,金海街道上海之鱼放风筝打卡指南,请查收!
上海之鱼放风筝打卡指南
上海之鱼占地2.53平方公里。通过大地雕塑,开凿形成金鱼造型的“金海湖”,并与金汇港和浦南运河外围水系贯通。上海之鱼城市公园群包括13公顷青年艺术公园、4.8公顷雕塑艺术公园、13公顷环湖景观带和30公顷泡泡公园等。(上海之鱼仅青年艺术公园大草坪可放风筝)
1、青年艺术公园
地址:上海之鱼东侧
青年艺术公园位于上海之鱼东侧,东至金汇港、南至秀竹路、西至湖畔路,占地约200亩,整个公园是由艺术公园及滨水景观带共同组成的,这里视野开阔,仿佛拥有了一片草原。
2、年丰公园
地址:年丰路东端
作为上海之鱼内首个建成开放的绿地公园,公园的绿植郁郁葱葱,主题墙、休闲草坪、草坪音乐剧场、休闲沙滩、思贤小筑与慢行步道等景点也在这里,吹吹湖风,赏赏美景,别有一番滋味。
3、泡泡公园
地址:秀竹路上海之鱼南侧
泡泡公园通过不同特色的植物布置,打造各具特色的秋景园、水景园和专类园,在不同季节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感受。蓝蓝的天空,大草坪,深受居民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。
4、雕塑艺术公园
地址:航南公路上海之鱼东南角
雕塑艺术公园以艺术雕塑贯穿整个公园,通过雕塑展示地域历史文化内涵,同时呼应周边博物馆、酒店、书店等文化商业建筑,将文化与艺术气息延伸到优美的绿色户外活动空间。
风筝起源
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,距今已2000多年。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,研制三年而成,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。后来鲁班用竹子,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,直至东汉期间,蔡伦改进造纸术后,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,称为“纸鸢”。
到南北朝时,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;从隋唐开始,由于造纸业的发达,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;到了宋代的时候,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。
对健康的好处
春天放风筝,对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。传统中医认为,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,有“疏泄内热,增强体质之益。”史书《续博物志》也有“放风筝,张口仰视,可以泄热”之说。现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,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,可以舒展筋骨,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,从而活动四肢百骸;同时,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,吐故纳新,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,改善血液循环状态,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积郁、祛病健身之功效。此外,放风筝时,双眼面对蓝天,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,可以消除眼肌疲劳,调节和改善视力,预防近视和弱视。
风筝制作
各式各样的风筝,也成了春天里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制作风筝吧!
准备材料:
风筝布、绘画材料、细竹竿、彩条布、双面胶、针、风筝线、棉线。
1、在风筝布上打好草稿后可以进行自由创意、DIY上色。
2、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涂上颜色。
3、晾干后在风筝背面按照图示粘贴竹竿。(用双面胶固定)。
3、在如图所示的连接点用缝线进行加固。
4、在风筝尾部点缀上彩带
5、在风筝正面系上提线。
5、穿上风筝线,完成啦~
天空是湛蓝的
风是柔和的
树梢是嫩绿的
一切都是那么美好
一起来上海之鱼
走走逛逛,放放风筝
留下春日的美好吧
提醒
1.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电线,防止因风筝与电线接触发生触电事件。
2.儿童放风筝时大人要注意看护。
3.最好戴上手套防止被风筝线割伤。
(转自:上海奉贤)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中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